乡村振兴网南阳讯 1963年3月5日,毛泽东“向雷锋同志学习”的题词在人民日报发表,该学雷锋纪念日由此而来。此后的几十年中,雷锋精神成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精神的代名词。60年后,在第60个‘学雷锋纪念日’到来之际,获得河南省“最美志愿者”的杜海龙说到:省里给了我这个崇高荣誉,我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,把雷锋精神传承好发扬好,让雷锋精神走进千万家,让千万家走出更多雷锋。”参军入党40多年来,杜海龙视雷锋为标杆榜样,把学习雷锋精神作为一种价值追求,用坚守温暖人心,用奉献诠释担当,在平凡的岗位上谱写了一曲嘹亮的时代赞歌。
杜海龙,方城县粮食和物资储备中心志愿服务队志愿者,现年60岁,共产党员,1979年参军,在部队服役6年,忠诚于党,忠诚于人民,忠诚于祖国,忠诚于革命事业,青春在军营中闪光,精神在奉献中升华,辉煌在拼搏中铸就,7次受嘉奖,是学习雷锋先进标兵。1986年退役后,初心不忘,使命不改,责任不卸,精神不散,传统不丢,本色不变,步伐不停,用满腔的热血继续书写光辉的人生,曾被表彰为全国及河南省“五好文明家庭”,全国爱故乡人物、河南省“科技创新优秀人物”,河南省“五一劳动奖章”获得者,市、县“道德模范”、“最美退役军人”、“优秀志愿者”、“文明使者”。新华社曾以《河南好司机杜海龙37年如一日乐施善举弘扬榜样力量》为题,在《崇尚英雄精忠报国》栏目作了报道,中国共产党网、人民网以《老兵杜海龙40年红色梦报国情》为题,在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》栏目展播,创办的家庭红色文化馆被县发改委、退役军人事务局、工会、妇联会、关工委等行业部门辟为红色教育基地,评为南阳市优秀志愿着,作为平凡英雄,名列“红色讲堂”、“好人馆(公园)”。
实现从军梦想,自觉做雷锋式的好战士
杜海龙的祖父杜德林是中原野战军某部大队长,解放前夕执行潜伏任务,不幸惨遭敌人杀害,其祖母被敌人剜去双眼。面对敌人的斩草除根,地下党组织及时营救,将杜家后人连夜秘密送到解放区,才幸免于难。杜海龙感恩共产党,受家庭、学校、社会的革命传统教育,奠定了正确的人生价值观。他刚学会写字,自己在家门口“光荣烈属”牌的旁,用小木板做了一块“光荣军属”牌。1979年10月,杜海龙如愿以偿参军入伍,荣幸地到了曾经在豫南诞生的英雄部队70师,激发了做合格军人、雷锋式战士的自觉性,先后当过高炮手、驾驶员、驾驶班班长,曾获得过北京军区“一专多能技术能手”、“红旗车驾驶员”。一直担任连队学习雷锋小组组长,自告奋勇当起连队广播员,负责出黑板报,一干就是6年。积极协助干部做思想工作,成为战友们的“贴心人”。他为战友缝洗被褥,替战友写家信、站岗,把自己的探亲假让给家里有急事的战友回家。协助后勤人员种菜、养猪、养兔、帮厨做饭、杀猪腌酸菜、制作汽水。复员后,用在部队掌握制作汽水的技术,为单位职工开拓就业门路,受到省粮食厅的表彰。他制作百宝箱,为官兵理发,为营房修修补补,组织人员到驻地做好事,开展军民共建活动。
走好奋斗之路,自觉做勇于担当的优秀职工
1986年,杜海龙从部队退役,在粮食部门工作36年,先后从事过粮食保管员、干事、驾驶员、工会主席、党办主任等工作,他保持军人本色,爱岗敬业,带好头,干在前,尽职尽责,护粮保粮。为了做好绿色储粮工作,减少药物防治虫粮的污染危害,杜海龙学习科学知识,牵头成立螨虫项目研究攻关组,研究储粮害虫的绿色防治。研发出仓库防漏剂、诱杀粮虫灯等国家发明专利、科技成果8项,为国家的粮安工程出了力。以宁流千滴汗,不坏一粒粮的坚定信念,千方百计确保粮食安全。针对几十里外山中8个军工外租粮库里,存放的22000吨小麦安全防汛,杜海龙吃住在粮库,发现那里漏雨,自己腰系一条绳子,让人在两边拉住,带着他发明的防漏剂在房顶治漏,不分昼夜地辛勤工作。由于劳累、寒冷和淋雨,杜海龙患上了气管炎,被折磨得气吁喘喘,奄奄一息,领导劝他住院治疗和好好休息,但他为了不耽误工作,只是买点药品,白天吃药,坚持到单位上班,晚上才去医院输液。
2003年,杜海龙专职督导8个单位的小麦出口,昼夜跟班督导,确保小麦商检出口质量标准,完成300万公斤小麦的首次出口任务。事后,省市县领导赞叹,如果再晚几天装船,“非典”突发,小麦堵在码头过夏,政治、经济上的损失将无法估量。杜海龙所在单位一跃成为省市县的先进典型,连年被评为全省“四无粮仓”先进单位,杜海龙被评为全省优秀职工,获得河南省“五一劳动奖章”。
赓续红色血脉,志愿做革命事业的传承者
杜海龙酷爱阅读和收集各种书籍、报刊、资料,从部队担任连队广播员开始,收集历史资料,持之以恒剪辑文章,分门别类归纳整理为《中国卷》、《国防卷》、《外军研究》、《心理卷》、《发明卷》等40个内容的专辑,丰富了官兵的军营文化生活。2013年,他婉言谢绝众多收藏家的高价收藏要求,毅然将剪辑了30多年的剪报、藏书,以及珍贵文献2800多册和800多本连环画,捐给了南阳师范学院,被学院图书馆授予“荣誉馆员”称号。他参加《丝路之源》、《中国最早楚长城》等文化考证项目,艰难寻访张骞后人,力排众议,提出丝路之源在河南的重要依据,促成了豫陕两地66代张骞后人,跨越2000余年时空的牵手联亲,为“中国丝绸之路高层论坛”的召开,提供了有力的佐证。挖掘有价值的文史资料50多万字,评为省、市“书香个人”,被誉为“方向盘上的文史专家”、“圆中国梦的文明使者”。引起八一电影制片厂龚艺群导演的关注,坚定用好“中国好人”的先进典型,弘扬正能量,力邀杜海龙出演66集电视剧《乡里彩虹城里雨》的主要角色,4个月的剧组生活,杜海龙成了演职人员的好顾问、好后勤,并为导演献计献策,将南水北调、禁烧秸秆等补救入戏,助力宣传社会文明新风尚。
杜海龙创办家庭红色文化馆,打造爱国主义教育阵地,传承红色基因,在家中自费建起了100多平米的红色文化馆,军旅作家周大新题写“方城红色文化馆”馆名,2018年8月1日王小军、党中奎、崔济温等将军及领导支持,千里迢迢莅临参加开馆仪式,该馆先后接待了省内外参观者5万余人。传播正能量,杜海龙除了在馆内给参观者作讲解,还应邀去学校给师生们讲课,他先后在省市县巡回宣讲3次,义务帮助建起“老兵之家”等15个红色场馆,发起打造筹备建设英雄岗、红军河纪念碑林和红军学校,17次组织带动重走长征路,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,深化普及革命传统教育、爱国主义教育、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,传承红色精神做出了突出成绩,2019年以来,中国共产党网、人民网、中新网、中青网、大河网、《河南日报》先后报道杜海龙“红色梦报国情”的先进事迹。热心公益事业,2014年,他首先发起组织公益志愿队伍,建立“北上广”爱心传递站,关爱大山里的39名学生,照顾聋哑家庭杨跃五全家11年至今。深入乡村、社区志愿服务,奉献爱心,到学校、社区,开展“五防”安全教育,先后被10多所学校聘为学雷锋校外辅导员。倡导全国志愿者在江湖河坝,树立防护杆,方便救护溺水者,救起了许多落水人。为了传承先烈精神,实现烈士遗属对亲人魂绕梦牵的夙愿,杜海龙不顾术后腿里钢板的摩擦,拄着双拐和志愿者伙伴寻访,先后将10多名革命烈士遗骸迁葬回乡、或魂安烈士陵园。西安科技大学讲师李敏加入爱心队伍8年,不但自己扶贫济困义务奉献,还将黑龙江老家的母亲拉进了河南的志愿者队伍,参加爱心活动,李敏说“是杜大哥正能量的志愿服务精神,感染了全国的志愿者,我们要永远和他走下去。”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,时时处处,积极发挥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,组织志愿者开展防疫科普行动,为群众送去温暖服务,党旗飘扬民心安,以实际行动践行“奉献、友爱、互助、进步”的志愿服务精神,受到了社区群众的交口称赞。
退役30多年,杜海龙始终保持部队学雷锋、做好事、助人为乐的好作风,在开车途中,只要看到有困难需要帮助的群众,他都会帮忙顺带一程,遇到抛锚的司机都会主动帮忙修车救援。不管是在什么地方,遇上搭车的人,尤其是对学生,他会拿出共产党员证、军人退伍证,让人放心自己的义务,免费搭乘顺风车,为的是让人们接受河南老兵的关爱,进而感受大家庭的温暖,为文明社会增添亮丽的风景,用自己的实际行动,赓续了雷锋志愿精神,不愧于一名时代红色楷模。(王娜 郭胜)